
審計部要求強化高齡者就業促進措施
【外勞社記者2025年8月14日報導】臺灣中、低收人口逐年下降,但高齡者占比大增,高齡家庭經濟脆弱性高於其他族群,但臺灣高齡者勞動參與率偏低,審計部要求勞動部強化高齡者就業促進措施,勞動部表示至今年4月底為止,高齡者勞參率為10.08%,較專法施行前已增加0.96%,將持續推動相關就業促進措施。
據衛福部統計,近10年我國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整體人口逐年下滑,但其中高齡者卻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4年底低收及中低收高齡人口為6萬8,951人,較2015年的3萬4,755人增加近1倍,占比也從4.97%大幅增加到13.02%。
日、韓皆超過4成 OECD平均2成5
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有22.31%高齡者認為生活費不夠略有困難或相當困難(3.19%),其中有工作者就業原因,逾5成(50.55%)是因為經濟需求。另外由於少子女化及高齡化趨勢,高齡家戶(戶長為高齡者)日益增加,由於可支配所得多來自退休金或年金、儲蓄利息、子女或政府移轉收入等,致部分高齡家戶可支配所得低於消費支出。以2023年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報告來看,近半數高齡家戶(116萬餘戶)位居全國家庭所得5等分位組的最低所得組。
另外根據主計總處的高齡家庭(戶內人
審計部指出,政府雖制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專法推動以來高齡者勞參率略有提升,但根據202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高齡者經濟來源僅1成來自個人工作或營業收入,遠低於日本(40.3%)、韓國(48.6%)及OECD國家平均值(25.5%)。
較專法上路前 勞參率增0.96%
鑑於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延長,為預防高齡貧窮風險,審計部函請勞動部督促勞發署強化高齡者就業促進措施。勞動部回覆,截至今年4月底,高齡者勞動參與率為10.08%,勞動力45.5萬名,較專法施行前(2020年11月)的勞參率成長0.96%,增加11.4萬勞動力,高齡者就業情況已有改善。
勞動部將持續落實中高齡專法,會同相關部會積極推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2023-2025 年)。
鼓勵退休者傳承經驗成效佳 審計部建議調整目標
【外勞社記者2025年8月14日報導】勞動部推動「僱用退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計畫」,補助雇主僱用退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與經驗,近2年補助僱用退休人數超過目標數倍,審計部建議調整訂定較具挑戰性目標。
審計部指出,2023年及2024年該計畫共列支1,095萬餘元,分別補助43家、62家事業單位僱用71名、102名退休者提供實務技術指導或擔任教育訓練講師,僱用人數超過年度預期目標(25名)數倍,且補助僱用退休勞工截至去年底獲事業單位留用者共計30人,顯示此計畫對於鼓勵退休者再就業或提高雇主意願有一定成效,但績效目標有檢討空間。
企業期待中高齡者傳承經驗與技術 實際規劃不到5成
審計部引述民間調查,指出企業對運用中高齡者滿意度超過6成,另外也有超過4成的企業期待中高齡者運用自身豐富經驗、知識與技能,協助團隊成員,但實際規劃留任制度者未超過5成。因此建議研訂更具挑戰性的績效指標,並協助企業規劃留任措施。
勞動部表示,已將2025年和2026年的績效目標調整為68名及92名,並持續關注當前勞動狀況,透過多元管道倡議雇主善用政策資源,支持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續留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