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立於民國八十一年 勞工委員會核發許可證第
  • 0042
首頁/新聞中心/新聞訊息
< 回上一頁 >

壯世代公聽會 看好 3.6 兆產業前景 學者專家建議 鬆綁金融、勞動法規(2024-09-20)

壯世代公聽會 看好 3.6 兆產業前景

學者專家建議 鬆綁金融、勞動法規

          【外勞社記者八月十三日臺北報導】立委吳春城籌組的立院「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會」,12 日邀集 10 大部會與上百位產學專家召開公聽會,就壯世代政策提出建言。專家指出相關產業規模可達 3.6兆、建議鬆綁金融法規,並明訂退休年齡協商規範等,將作為未來修法參考方向。

                    吳春城:推動壯世代基本法

          吳春城指出,我國了 2040 年,年齡中位數將達到 52 歲,65 歲人口達到 30%,但高齡政策和產品想像仍停留在 1970 年,將中高齡者視為需要被照顧者,因此他提出55 歲以上改稱「壯世代」的倡議。

          需要從照護思維轉為生產、勞動、消費思維來看待中高齡者,他建議經濟部、金管會、勞動部和衛福部,從長壽經濟、活化資產、解放勞動力、世代平權等各方面推動修法,他也會參考各界意見,在下個會期進一步推動「壯世代基本法」。

          新東向產學研協進會執行長陳孝昌指出目前業界在高齡者的服務上仍有數位落差、行銷投入偏低,需要重新定位。

                    應檢討投資、保險年齡門檻

          他也指出,除了醫療、醫美、休閒等大健康產業,加上精緻化消費與高齡科技,整個產業規模能達到 3.6 兆元,全球也有1.7 兆美元商機,若能整合各層面將「生活模式」產業化,也能再推銷到國際。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就金融法規提出建議,指高齡者可能握有更多資產、投資上更成熟,應思考是否仍要單純以年齡為期貨、證券投資或是壽險的門檻;在健康認定上,法規缺乏中間地帶,應考慮增加風險可控的亞健康狀況。

          由於牽連法令複雜,應先盤點現存的年齡歧視,蒐集亞健康相關數據和考量道德風險,建立討論平臺以避免遺漏,穩健建構壯世代金融生態系。

          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首席顧問賴香伶則從勞參率和勞動法規提出建議,她指出日、韓等國多前就推展零工經濟,55 歲勞動參與率是我國一倍,相關法規需要再鬆綁。

                    應明訂退休年齡協商機制

          賴香伶也指出近期勞基法雖修正得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但實務上恐難做到,行政單位也缺乏專案窗口協助。

          她建議應該透過勞基法施行細則課以企業要在工作規則明訂協商方式,必須留存備查,若勞工需要可請第三方介入。除了實際上可行,也能促進勞動參與。

          針對各界建議,行政院代表除了說明現行措施,也表示已針對壯世代議題研擬子計畫,由勞動部彙整。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表示,會思考如何促進壯世代消費,刺激內需產業,也會透過公協會論壇,鼓勵業者規劃運用壯世代人力資源;並以大健康產業為基礎,促進產業發展。

                    政院:研擬子計畫由勞動部彙整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說明將配合行政院和壯世代需求修改法規,目前有三大方向:去標籤化避免年齡歧視、金融商品研發和銷售以客戶適合性而非年齡為門檻、透過永續報告書向企業提倡壯世代趨勢。

          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則說明,除了持續推動壯世代續留職場和照顧不離職,也就法規鬆綁鼓勵事業單位在適當範圍協商讓員工留任,並且透過職務再設計、輔具、壯世代再訓練賦能,並提供事業單位相應資源,促進續留或重返職場。

          綜合各界意見和行政單位回覆,副審計長李順保指出,雖然各部會盡力執行,但壯世代族群特殊,需要跨部會協力,從傳統健康照顧、社福支持角度調整,再將法規配套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