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建立防詐措施 與警方建聯繫
【外勞社記者十二月十一日臺北報導】內政部會同相關機關實地查訪 165 專線通報涉嫌詐騙,從事婚姻媒合業務的 8 家高風險團體,除查核團體會務、財務運作和跨國婚姻媒合業務辦理情形,也輔導團體訂定防詐措施或提供教育訓練及宣導,防杜假交友真詐騙。
內政部指出,經實地查訪,共計 6 家團體涉詐經移送地檢署,3 家獲不起訴,另 3 家案件仍在偵辦中,若有違法內政部將依法處分。相關團體及會務運作大致符合人民團體法相關法令,僅其中 1 家停止運作,將輔導依法解散;團體從事跨國婚姻媒合業務部分,查 1 家有缺失,已請該會改善。
合作及人民團體司副司長陳佳容表示,團體從事跨國境婚姻媒合需經過申請許可,該司主管人民團體,主要查核會務面,而業務面則由移民署主管;因近期詐騙頻傳,跨國婚姻媒合服務對象屬高風險族群,因此才會實地前往了解,遭通報的樣態多元,但部分偏屬媒合糾紛,因而部分團體並未遭到起訴。
內政部表示,經查訪發現,部分團體雖訂有身分查證、內部稽核等程序,但並未確實訂有防詐措施,已輔導團體於契約書載名防詐資訊,並與當地警局建立聯繫機制,後續辦理教育訓練時邀警方協助反詐騙宣導。
內政部也規劃透過業務檢查及服務品質評鑑等機制加強稽核,如發現違法情事即依法處分,並積極向婚媒團體宣導從事詐騙行為的法律後果,並鼓勵透過網站、社群媒體、舉辦課程活動等管道向服務對象宣導反詐資訊。
杜絕非法傾到營建廢棄物 環部將擴大智慧圍籬
【外勞社記者十二月十一日臺北報導】針對媒體報導西部非法傾到營建廢棄物嚴重,環境部表示已申請擴大遠端執法,將持續進行廢棄物源頭管理並推動檢警聯合查緝。
環境管理署表示,除今年 3 月起與內政部合作,在建管程序中,要求營建廢棄物清理計畫應檢具營建剩餘土石方流向契約書或收容同意文件,作為路上攔查車輛判視;向地方建管單位請領使用執照時,亦須檢具營建廢棄物流向證明文件,來強化源頭管理。
環管署也表示,近年推出智慧圍籬系統在中南部試辦,透過在公路交流道裝設車牌辨識的監控系統,追蹤可疑車輛,及早發現廢棄物非法清運情形,預防棄置。
環管署說明,今年 8 月已函報行政院,爭取 4 年 23.5 億元經費,擴大布建共 2,200 處的車牌辨識與 e-Tag 系統,形成更密集的智慧圍籬網絡應用遠端執法,提高執法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