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立於民國八十一年 勞工委員會核發許可證第
  • 0042
首頁/新聞中心/新聞訊息
< 回上一頁 >

臺北市勞條健檢師 今年輔導 3 千餘家 擴大職災慰問金對象 藍領移工也適用(2025-02-13)

臺北市勞條健檢師 今年輔導 3 千餘家

擴大職災慰問金對象 藍領移工也適用

          【外勞社記者十二月廿五日臺北報導】為建構友善職場,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今年持續推動「勞條健檢師」,協助事業單位檢視管理規章,避免因不熟悉相關法令而受罰,今年統計至 12 月 15 日止,已協助 3,322 家公司進行改善。今年起該局更進一步修正「臺北市勞工職業災害慰問金發給自治條例」,將死亡給付金額提高至 36 萬元,給付範圍全面擴大至所有失能(第 1 至第 15 等級),113 年截至 11月底止核發超過 500 萬元。

                    勞動大學上線 涵蓋移工課程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臺北市市政白皮書涵蓋「樂活宜居」、「友善共融」及「創新活力」三大領域,過去一年已陸續完成有關勞動權益面向的政策,包括成立勞工政策諮詢會、修正勞工權益基金運用自治條例擴大勞工權益補助範圍,以及推動友善育兒事業表揚。今年也規劃「臺北市勞動大學」,包含「勞動事務學院」、「職安學院」、「職能發展學院」及「移工學院」等共計 12 種類型的課程及訓練,提供更方便查詢、報名各項課程的平臺,未來也將增加如離線權、延伸實境(XR)技術、AI 人工智慧、ESG 淨零碳排、永續綠能等課程符合產業趨勢的內容。

          勞動局「勞條健檢師」服務,主要對象為新設企業或是曾經裁處的事業單位,安排專業的勞動條件檢查員進場輔導,就雇主的人事管理與勞動基準法上相關應置備文件等提出改善建議,除主動對事業單位進行輔導外,也開放企業自行提出申請,過程中如發現缺失,勞動局不會進行裁處,以提高企業接受輔導的意願。

          「臺北市勞工職業災害慰問金發給自治條例」自 113 年 1 月 31 日實施,適用對象擴大至所有工作者,因職業安全衛生法所規範的工作者沒有限制行業別,只要是設籍或在臺北市合法工作的勞工,以及其他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或監督從事勞動的人員,包含藍領移工在內,都是自治條例的保障對象。

          外國人因在臺未設有戶籍,若發生死亡職災,可由其母國家屬提出授權書,委託雇主及業者協助後續。

                    提高給付金額 已核發逾 500 萬元

          此次除將死亡給付金額由 30 萬元提高至 36萬元外,原僅有失能傷害等級第一至五級可獲給付,修改後將失能第六至第十五等級納入,金額為 2 萬元,以及新增職災傷病連續住院五天,可請領 1 萬元,統計至 11 月止,已核發逾 500 萬元。

          保障勞工安全方面,臺北市重大職災死亡人數由 111 年的 20 人,降至 112 年的 15 人,113年截至 12 月 24 日止則為 10 人,死亡人數及職災千人率為六都最低。「多體感延伸實境(XR)職安模擬訓練場域」,113 年 8 月 15 日啟動,至 11 月底共辦理 37 場次,體驗人次共 1,782次。

          另為鼓勵臺北市勞工提升自我技能,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訂定「臺北市促進勞工職業技能補助辦法」,鼓勵勞工考取甲級、乙級技術士證來精進技能,自今年起實施,截至 12 月 20日止,共計補助 175 人次,補助金額共計 95萬 5 千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