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結構面臨高齡、少子化的改變,除帶動醫療需求外,長照制度的建構也格外重要。臺灣大學副教授蔡貞慧在「外籍看護工照顧者特性與長照保險需求探討」報告中提到,十年長照計畫所提供的資源屬於補助、補充性質,且需有家庭成員作為主要照顧者時才能使用,由健保資料中觀察,單純聘僱外籍看護工的族群,以女性、80歲以上,身障等級在重度、極重度者較多。
50歲以下則因多被排除在長照十年適用對象,聘僱外勞的比例也明顯多於申請長照者。
學者並點出嘉義、金門為長照風險等級較高的地區,中正大學教授鄭文輝分析,嘉義地區很多鄉鎮,老人比例都已超過20%,子女又在外地工作,而金門則是因為長壽人口較多,因此他建議政府除提供充裕財源外,在這些地區必須有更廣泛、普及的長照資源,平地、山地也應有所區別。
為讓長期照顧制度規劃更完善,健保署11月4日舉辦「健保資料庫與長照業務連結實務研討」,邀集政府機關、長照社福團體,以及學者專家共同討論,作為日後政策制定參考。
蔡貞慧指出,照顧資源大致分三類,除外籍看護工外,還包括機構式服務、居家照顧,如未使用以上資源,照顧責任通常落在未進入職場或提早退休的家庭照護者身上。
此外,分析「只聘僱外勞」、「只申請長照」以及「外勞、長照資源」皆使用三種類型,蔡貞慧報告中提到,僅申請長照者較多屬經濟弱勢,可能與無法負擔外勞費用,而政府又有補助有關。身障等級在重度、極重度者雖有外勞照顧,但也會因有所不足,必須搭配其他資源補足。
元智大學教授詹前隆則建議,長照潛在使用者以身障或高齡人口為主,可藉由疾病或多重慢性病的數據與長照結合,進一步找出風險。
勞動部今年8月份進一步放寬85歲以上輕度失能者聘僱外勞資格,只要巴氏量表有任一項目失能就能申請。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副院長楊南屏表示,有些高齡者身體機能大致正常,申請外勞多半在於陪伴,而聘僱外勞者以女性、高齡者居多,可能與平均餘命較長有關。
此外,他也提到有些障礙等級屬重度、極重度,有高度照護需要,卻沒有經濟能力聘請外勞或不知如何尋求其他社會資源,是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需要特別考量、照顧的族群。
資料來源:外勞通訊社